推窗看见绿、出门即见园、转角遇见美……漫步在汕头的村居小巷,小菜园、小果园、小花园、小公园星罗棋布点缀在房前屋后,绿树成荫、鲜花盛开、瓜果飘香,闲置地变成了“微景点”。近年来,我市以“绣花功夫”全域推进“四小园”建设,一村一韵,一地一景园林,点缀美丽乡村,打造家门口“微幸福”。
走进澄海区溪南镇塘陇村体育公园,一个充满绿意园林、自然和谐、功能多样的开放空间展现在眼前,园内绿植郁郁葱葱,阔地上竖起了林荫廊架,新铺装的路面平整亮丽,儿童游乐设施、羽毛球场、乒乓球桌等健身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。冬日里,许多老人在园里散步闲聊,或陪伴孙童玩耍,惬意悠闲……这里原先是一片闲置用地,环境杂乱,当地将其改造为体育公园,对儿童游乐设施进行优化更新,升级原有篮球场,增添羽毛球场、乒乓球桌,为村民营造家门口的活力空间。
从闲置地摇身成为生态绿地,塘陇村体育公园是澄海区推进小公园、“口袋公园”建设的缩影。结合百姓所需所盼,该区不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,通过利用规划绿地、边角地、闲置空地“见缝插绿”推进一批“四小园”建设,赋予其自然景观、运动休闲、邻里交流等功能,实现点“绿”成“景”、出门入园,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“微幸福”。
在莲华镇下长宁村,村头巷尾、房前屋后都有因地制宜建设的“四小园”,小花园内生机盎然,花儿随风摇曳,一个个小园子成为一处处绿意盎然的生态小景,让人赏心悦目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每个月,下长宁村的评分组挨家挨户检查、拍照、登记、评分,村里创新采用了农村积分制管理运行模式,让乡村治理形成“村干部带头做、党员争先做、群众参与做”。“一月一评,评出乡村新风貌,一户一档,记录了村民争先创优、共建共治的新风采。” 下长宁村党总支书记金田利表示,下长宁村抓住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契机,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,盘活撂荒耕地、古寨、老厝区等资源,探索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,实现乡村风貌和集体经济双提升。
“开窗见绿、推门见景”,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期待。金平区深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充分利用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打造“四小园”等小生态板块,不断美化靓化环境。
在金平区月浦街道沟南社区兰桂湖畔,一阵微风吹过,古榕树上挂着的大红灯笼轻轻摇摆,而在不远处,一个约500平方米的“四小园”瓜果飘香,青瓜、白萝卜、土豆、花生、芥蓝菜等十多个品种的蔬菜长势良好,形成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。“自从有了‘四小园’,这块地不再荒废,附近村民主动来种菜,绿油油的一片看起来心情很好。”居民许吟坤告诉记者。如今月浦街道已建成总面积约1.1万平方米的“四小园”,接下来还将通过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,打造更多“四小园”博冠体育。
来到金平区岐山街道西陇社区,生态公园旁的格桑花娇艳欲滴,引来蝶蜂飞舞。随着生活环境越来越好,社区的老人每天早晚都会来这里坐坐,在小公园锻炼身体。据了解,西陇社区引导村民共商共建、群策群力,将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利用起来,见缝插绿、见缝种花,变成了一个个为乡村增香、增色、增美的小菜园、小花园、小果园,打造亲近自然、涵养生态、服务生活的绿色生态。
吃菜有菜园,赏花有花园,游玩有公园……在金平区鮀莲街道,家门口的小菜园、小果园随处可见,不仅让居民实现了“蔬菜自由”“水果自由”,也给农村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。该街道全域推进农村“四小园”小生态板块建设,居民们建围栏、种瓜果、植花草,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百余个“四小园”如雨后春笋般兴起,以“小切口”促进农村人居环境“大提升”,用“绣花功夫”点缀和美乡村画卷。
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美丽宜居乡村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如珍珠般遍布全市各村居的“四小园”,是我市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缩影。随着开放共享的绿色空间不断增加,“开窗见绿、推门见景”正成为汕头城乡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,绿色生态让幸福生活成色更足、底色更亮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博冠体育博冠体育博冠体育博冠体育